屈原投江的故事(屈原投江的故事:忠臣自尽不忍辱)

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诗人、政治家,也是爱国主义者。他早年曾任职于楚怀王和楚昭王的朝廷,曾帮助楚昭王在重要战役中取胜,因此备受赏识。但楚宗室们对屈原嫉妒,向昭王诬告他谋反,最终导致他被流放。在流放期间,屈原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歌,如《离骚》、《天问》等。

直到楚怀王被他的弟弟所杀,楚昭王继位,屈原得以回到楚国,并成为昭王的重要谋士。可是,孙膑、吴起等人的耳目和言论却让昭王再度变心,“屈原愤激不平,十年奏上三百篇”,得罪了昭王和母亲秦媪。秦媪向昭王讲述曾与屈原私通,并将其谋反的假言献给昭王。昭王相信了这些污蔑,以奸臣蒯聩的建议,破格贬屈赐告诉他。屈原虽被贬为千里送別,但并未离开楚地,仍着楚装传道讲学,预言楚七年后必被灭亡。他看到楚国的疲弱,忧虑万分。最终在楚国被秦国攻占的那一天,屈原在悲愤之余走到了岳阳楼上,纵身跳进洞庭湖中自尽,以示忠贞。

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