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较级不仅仅是形容词的衡量标准

关于比较级,有人认为只是能够表示两个物品或者个体之间程度、速度、高度不同之间的一种形容词形式,但它这种程度上的界定显得有些狭隘。

比较级,作为人们在生活学习中探究分析问题的方法论之一,贯穿模拟实验,科研探究,商务竞争,教育评价等多个领域。正因为这个道理,比较级这个概念在不断地被拓展。

在营销中,“比较”作为一种手法,已经成为了许多行业追求效益又省资源的选择。这种类似于“试用、免费、新品推荐”等粗线条操作时代的情形下,问责和结果导向,样本对比和评价横行,这往往需要比较级这个思维模式能够起到对比参照,产生洞见的作用。

而在学习与教育中,如果我们不把学习看做是以往经验和身上已有的知识体系的复制,而是作为知识创造的线索,就必须透过比较级这个概念,实现涨知识,树认知,抓方法的生动形态。

职业发展也是如此,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对比,难以形成自己独特的职业路径。而走向比较级这条路,可以用更宏观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职场,找到自己是否在这个行业前进速度上符合常规,实现自我修正。

相关信息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