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鼎大名(揭晓鼎鼎大名背后的故事!)

鼎鼎大名,这个词儿相信大家都知道吧,它是形容一个人家喻户晓的、声名远播的、名气很大很大的样子。于是我们不禁想知道,这个成语从何而来?故事又是什么呢?相传在秦朝,有个名叫刘襄的皇帝,他有三个儿子,长子名叫扶苏,次子名叫胡亥,他们都很聪明,但扶苏是最有才华的。不过最后皇位还是被不务正业的胡亥拿到了手。后来他得知父亲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兄长,非常愤怒,于是在史书上写了篇诽谤父亲和大臣的文章。为了彰显自己的清白无辜,他把文章藏在足具里面,准备将来让别人发现。不过没想到胡亥却得到了这篇文章,将其亲手交给了刘襄,说是扶苏想要推翻他的父皇。结果刘襄得到了这篇文章,也没看折回给了扶苏,扶苏得知情况后痛哭流涕,史称“扶苏泣血”。由于文章在足具里面,史称为“足书”。由于这篇足书很重要,所以写在上面的字要特别牢固,不能让刮脱了去。冶金工艺当时还比较落后,于是便有人想出了办法——在字的周围全部涂上了铜水金水,再加上锡,就形成了一个鼎形锅,然后就把锅烧热了,热到极致的时候,把足具放进去,让锅中的金水铜水和锡水分别化开,经过这样的处理,足具上的字就变得更加耐久,足具也变成了一个鼎形。由于这个足具承载了扶苏这篇文章和冶金业的创新,后人就把它流传下来,称之为“鼎鼎大名”。

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