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十三(看看正月十三,中国人过的什么节?)

正月十三,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之一。这一天又叫做“小年节”,是指农历正月的第十三个日子。

正月十三的来历,一个流传广泛的传说是,古代一个叫做“卜蜡”的仙人,在正月初一登门拜访玉皇大帝,负责在王府内安排人力、物力和工程。在宣传王府大典前前后后运作了一个多月后,他想快点回家过春节,于是偷偷把最后检验王府内外一切事物是否准备妥当的正式“小年节”前移了12天,这样他就能赶在春节前回到家,与家人一起过日子了。于是正月十三这天就在民间流传了下来,因而也有了“卜蜡节”的别称。

在中国,正月十三这天燃放烟火是必不可少的活动。除此之外,吃水饺、挂红灯、放鞭炮、踩高跷、舞龙舞狮等活动也是正月十三这天的传统习俗之一。

但近年来,由于环保意识的增强,有些城市规定正月十三晚上不得放烟火、燃放烟花爆竹,而改为用灯笼、彩灯来庆祝节日。同时,在一些其他的地方,也有不少别具特色的过节方式,比如宜兴的“壶庙节”,江苏吴江的“庙会”,安徽的“三月三”等等。无论哪种方式,都是极具传统风情而且非常精彩的哦!

总的来说,正月十三是一个充满欢乐和祥和气氛的节日。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,我们一起来祈愿和平、健康、幸福吧!

相关信息